
罗先刚是我校物理系1989级校友,两年后升入川师大物理系本科就读,1993年毕业于川师大。现为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所长,微细加工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SPIE(国际光学工程学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s and photonics) Fellow,IAPLE(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Photonics and Laser Engineering) Fellow 。负责研究所前沿基础技术研究科研管理工作、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负责情报信息和期刊管理工作。分管国家重点实验室。
罗先刚是2017年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增选的有效候选人;2019年5月,获“天府杰出科学家”称号,2019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微细加工技术,亚波长电磁学、微纳光学、人工结构材料、电磁超构表面、表面等离子体光学,仿生光子和轻小型光学器件及系统。先后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国家多项973计划、863计划任务。[2]
参选院士
研究成果
提出在亚波长尺度调控电磁波位相、偏振和振幅的原理和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系列平面光学元件、亚波长结构天线和吸波材料,获多项奖励。
人物荣誉
2005 年至今,先后获得周光召杰出青年基础科学奖[3]、中国科学院王宽诚西部学者突出贡献奖[4]、第十一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5]。科研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6],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多项[7]。先后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学者[9],国家自然基金委杰出青年[8],国家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9],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0],中组部首批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11],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Fellow[12], 国际激光工程研究院(IAPLE)Fellow[13]。
多次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和优秀奖,指导的博士论文多次获得中科院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