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绵阳市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打响。我校外国语学院2013届校友张艺兰作为涪城区经济合作局党支部的普通一员,牢记党的宗旨,模范履行党员职责,坚决扛起喜来公社临时党支部“一班之长”的光荣使命,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和跟疫情“死磕到底”的决心,毅然决然投身防疫战线,竭尽全力推进防疫工作,实现了小区零输入、零感染、零传播“三零”目标,为全面打赢小区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决响应组织号召,党建引领凝聚人心。“各级党员干部按照‘双报到’要求,主动参与社区(村)疫情防控和志愿服务”。在接到华奥社区任命她为喜来公社临时党支部书记后,她既心感使命光荣,也自觉任务艰巨、身负千钧。“真金不怕火炼、却更需火炼,越是到关键时刻,越要无惧无畏、勇于担当,才能让自己的党员身份淬炼成金、浴火升华”。片刻思想斗争后,她调整心态、转变角色,迅速投入疫情防控和志愿服务工作。面对自己毫无防疫实战经验、小区疫情防控千头万绪的困难局面,深知“单则易折,众则难摧”的她明白,只有发挥我们党在基层治理的组织优势,把临时党支部打造成疫情防控的战斗堡垒,才能制胜防疫、无往不胜。因此,她积极发挥个人组织协调能力优势,以“双报到”党员为切入点,以健全完善支部组织功能为抓手,第一时间通过民主选举产生5人支部班子,并根据委员职业性质、个人特点,明确各委员分管职责任务,适度向班子成员压担子,形成了支部抓总、分工明确、协同配合的良好格局。“成立了支部班子,任务更明确、分工更合理、协同更高效,疫情防控和志愿服务工作都有了主心骨!”在她的悉心组织和通力协调下,小区志愿服务热情持续高涨,志愿服务队伍从不足10人迅速壮大到81人,临时党支部统筹疫情防控和志愿服务的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凸显。

右一
坚守党员职责使命,担当作为彰显初心。“疫情当前,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每天早上不到五点半,她就早早起床,来到核酸检测点,开始一天忙碌的志愿服务工作。核酸检测、秩序维护、信息登记、物资买配、上门服务、治安巡逻……她的工作日程总是安排得满满当当;谁家缺了粮、谁家少了药、谁家有病人、谁家有婴儿……她的小本子总是记得清清楚楚。为了提高管理服务质效,张艺兰还根据小区楼栋布局和住户实际情况,科学成立8个楼栋管理小组,实行“1名楼长+5名成员”的管理模式,并建立楼长负责制,指定熟悉楼栋、责任心强、作风精细的党员担任楼长,及时公布联络方式,做到系统化管理、精细化服务。6天6夜日均睡眠不足4小时、志愿服务65场次、核酸检测7487人次、摸排业主578户1245人、发放出入卡450张、采买配送物资18户……一组组数据,既是对她工作的高度提炼,也是对她担当职责使命、践行党员初心的生动写照。
坚定防疫必胜信念,模范引领增强信心。“要打赢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讲的是科学,靠的是党性,拼的是韧性!”她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和高昂激奋的斗志,她更多将临时党支部书记这个身份当作小区防疫的风向标、探路灯、推动器,时时处处事事用自己雷厉风行的作风树立标杆、影响他人,引领小区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推进。在管理队伍上,她坦诚待人、公平正直,当好志愿服务队的悉心“小当家”,及时询问了解工作情况,帮助解决问题困难;在鼓舞斗志上,她不怕辛劳、富有激情,当好小区住户的贴心“小喇叭”,实时掌握疫情防控政策变化和措施调整,及时回应群众关注热点,经常性向业主微信群编发各类富有正能量的信息,鼓舞业主齐心坚守、共同努力、夺取胜利;在对待工作上,她一丝不苟、尽善尽美,当好疫情防控的细心“小卫士”,统计群众需求、梳理工作安排、解答业主问题、关注防疫调整……她常常工作到午夜一点以后,用黑夜中的灯光照亮着防疫胜利的破晓之路。
坚持贯彻人民至上,践行宗旨赢得民心。“疫情防控,防的是病毒,守的是民心。”在小区临时管控第一时间,她就组织志愿服务队开展全覆盖、全要素“扫楼行动”,建立完善楼栋业主、困难群众、志愿者队伍“三本台账”,为精准帮扶、精细保供提供重要参考。“1栋1单元的黄女士预产期还有10天,需要每天上门做核酸,实时关注”“8栋2单元的独居老人,需要密切关注,随叫随到”“5栋1单元有4人居家隔离,需要配送物资”……为了更好解决小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她为困难群众量身定制帮扶措施,安排专人负责,定向精准服务,困难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在志愿服务队的精心呵护和默默付出中变得越来越充实、越来越有温度。“谢谢各位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和辛苦付出”“因为有你们,我们的小区变得更有安全感”……一句句感言谢语,一声声铿锵赞誉,是她和全体志愿服务者最闪耀的功勋章,也必将指引着他们乘风破浪、奋勇前行!

生活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