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苦干终不悔 砥砺前行无穷路
——我校教师韩晓娟参加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心得体会
韩晓娟,女,中共党员,200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绵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工作以来获得校级、市级、省级和国家级10余项奖励,2014年被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授予“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称号,2015年荣获四川省优秀党员,同时被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授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4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称号。2016年10月荣获四川省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二等奖。2017年5月作为基层代表参加了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于2017年5月24日至27日在成都召开,我非常荣幸能够成为四川省十一次代表大会的基层代表。5月24日上午听了东明书记代表四川省委做的工作报告,感觉这是一个高举旗帜、维护核心、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五年来,四川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揽全川事业,给全省9100万人民交出一份精彩纷呈的四川答卷。作为一名来自教育战线的基层代表,我深切地触摸了四川发展的脉动,感受到了天府之国的崛起,倍感温暖,倍受鼓舞,倍增干劲。用三个关键词来形容我对报告的总体感受,那就是成就感、获得感、幸福感。
一是成就感。过去五年,无论是经济建设、民生事业、创新驱动、改革开放、民主法治、党的建设等方面,报告中将五年的光阴浓缩成了一副直观的画面,这是四川版的生动发展实践,这是五年的精彩四川故事,凝聚着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励精图治、开拓进取、专注发展的心血和汗水。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特骄傲。四川的发展成就,折射出令人鼓舞的变化。一个个数据货真价实:五年间四川经济总量跨越两个万亿元台阶,已达到3.26万亿元,GDP总量跻身“3万亿俱乐部”,跃升为全国第六;这几年,四川经济保持年均9%的增速,高于全国两个百分点。经济发展保持了中高速,产业布局也迈向中高端,各项成绩都令人欢欣鼓舞。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五年来我们四川的发展也很不容易,五年征程,我们走过了一条荆棘匝道的路,趟过了一条风急浪大的河。在满满的成就感里我们刷着存在感,作为9100万分之一,我们是参与者,是奉献者,更是见证者。
二是获得感。38页21000多字的这份报告,“字字读来皆是铁,五年艰辛不寻常”。五年来,报告中具体化的抽象数据,实则是一份份温暖的民生清单。可以说,这是一份“干出来”、“变出来”、“治出来”、“谋出来”的好报告。10项民生工程、8大民生事业改善、19件民生实事、20件民生大事,政府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民生倾斜度65%以上,所有的这一切都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成绩来之不易,现场聆听报告的每位代表的内心都是心潮澎湃的,报告赢得了29次掌声,最长达一分钟以上,这是发自内心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总之,五年来四川发展的成绩确实了不起,办成了一批影响深远的大事,办妥了一批事关全局的难事,办好了一批造福人民的实事,开创了治蜀兴川的崭新局面。我们有满满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就绵阳而言,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30.42亿元,增长8.3%;,已经在2000亿元的区间里上下徘徊,年均增长率8.3%,高于全省的速度,城镇、农村居民收入达到2.9和1.3万元,增长8.3%和9.7%。绵阳收获了众多桂冠和荣誉: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科技进步和创业先进城市等等。灾后重建任务完成,交通迅猛发展,成绵乐城际铁路、绵遂高速、西城客专、绵九高速构建起了大交通的绵阳版图,机场旅客年吞吐量达到200万人次。在教育上,500所农村义务教育19万余学生免费营养午餐基本全覆盖。特别是城市建设,迎来了改头换面新局面,夜晚的绵阳三江两岸华灯璀璨,是一张拿得出、叫得响的城市名片。市民推窗见景、开门见绿,走出家门口就可以欣赏到美景,来到广场就可以做有氧运动,这些都是安逸舒适的生活现状,都让市民共享到改革发展红利。
三是幸福感。报告中提出,营造全省安居乐业、政通人和的发展局面,让人们日子美,心气顺,生活安逸,当时现场的掌声最响亮、最持久,这就是发自内心浓浓的幸福感。而不久前,国家统计局绵阳调查队等部分展开了对绵阳城镇居民幸福感的调查,居民幸福感指数为是75.8分。可见绵阳人的总体感觉是幸福的。绵阳人的幸福是川人的一个缩影。这五年里,四川省委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全国经济版图中担当了重要使命,在五位一体和三大发展战略中创造的民生福祉,让百姓获得了真切的幸福感,虽然道路艰难曲折,但成绩有目共睹。五年我们蛋糕做得大、格局建得好、基础打得牢,四川的四大城市群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打造,城乡一体化推进,平均每年纯吸纳农村转移人口百万以上。
现在,高铁来了,家门口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共享单车成为了城市的风景线……绵阳舒适惬意的生活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绵阳投资兴业、居家购房。报告中所有的这些数据、现实中所有的变化都接地气、冒热气、添士气,让我们每一位绵阳人更加暖心、贴心、热心。我们赶上了最好的时代,我们赶上了最好的机遇,我们遇到了最好的平台。不撸起袖子、不甩开膀子加油干更待何时?在往后的工作中要把省十一大的会议精神研读好、学习好、宣传好、执行好,做好研读者、宣传者、践行者。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工作十年来,努力着、付出着,也感悟着,收获着为师者的成就感、获得感,但也越来越感受到自己的责任重大。因为高等教育事实上是在做人的工作,如何为未来社会中的主流人才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为人”品格,从而创造性地服务社会,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主要任务。高校历来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各种文化和思潮在这里汇聚碰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省委包括这次大会的报告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如报告中多次提到“切实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把握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等等内容,都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和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变革,谈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对未来工作的思考。
一是守好三尺讲台,做执着坚守的传道者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阵地意识、责任意识,三尺讲台就是我们教师的舞台,我们享受这个讲台,更应敬畏讲台。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必须坚持政治方向,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要鲜明,始终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任何时候都要听党话、跟党走,以实际行动来拥护党的团结统一。同时,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始终关注学生的需求、学生的思想动态,真正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惑,征求学生对于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收集学生的疑惑,再根据调研的结果适当调整教学,不断与时俱进。我院在这方面进行了较好的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注重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三个结合,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思考起来,参与进来,让思政课真正活起来、亮起来。
二是当好人生向导,做执着坚韧的明道者
作为高校教师既要教书,更要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只有坚持将二者结合才能当好学生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者和高尚品质的塑造者。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大学生政治认同总体态势良好,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生的政治选择存在功利化倾向、政治冷漠、宗教信仰等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针对这样的情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高冷地与学生拉开距离,不能将真理教条粗暴、自上而下地灌输给学生,这样容易引发学生的叛逆与不服气,当然也不能为了取悦学生,课堂上讲得似是而非,回避问题,言不提马列。我们不仅仅要做学业上的导师、更应成为精神导师、心灵导师,用95后喜闻乐见的方式,把理论的穿透力同情感的亲和力结合在一起,把透彻的说理和鲜活的语言结合在一起,真正的教育是“用精准的思想地图带领学生欣赏理论胜景”,理想的教育是一张漂亮而精准的思想地图,上面有各种景点,老师的任务就是帮学生规划不同的游览路线,并对学生进行引导,当在这条路上遇到少数的志同道合者,老师可能会从导览者变成共同参观者。我们用心地为学生们做着“导游”,在这条路上我们也会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志同道合者。最终我们让学生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自觉践行者、积极宣传者。
三是讲好党的理论,做先进思想的布道者
理论只有被更多人掌握,才会彰显出强大的力量。这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共同追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仅要守住讲台,还要走出校园、影响社会。我很荣幸作为绵阳市讲师团成员、绵阳师范学院宣讲团骨干成员,和我的同事们一起自觉主动担当起党的创新理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作为高校教师,有责任把理论从象牙塔带到人民群众中,深入基层宣讲党史、党建,解读党的政策方针、评点时政、传递社情民意,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此外,还需积极将宣讲与科研紧密结合,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这是教书育人的必然要求。可以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更好结合,让知识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我们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既可以让理论联系实际,避免知识传授概念化、空洞化,增强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又可以使教师所传之“道”满足社会的需要、符合育人的目的,将自身的发展与地方发展融合,整合优化资源,拓展发展空间,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献言献策。
四是敢于发声和亮剑,做激浊扬清的护道者
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仅仅满足做一名教书匠,守住课堂、讲坛的思想阵地,还承载着激浊扬清、弘扬正能量的社会责任。近年来思想理论界比较活跃,各种思潮相互交锋激荡,其中也夹杂着不和谐的杂音,特别是一股抹黑党和国家历史,怀疑甚至污蔑英雄先烈的历史虚无主义,对社会,尤其是大学生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所以我们不仅要施肥播种,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牢牢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引导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要撒药除草,让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没有生长土壤。每一位思政工作者都有责任,勇于站出来揭露谎言、澄清真相,在事关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发声、敢于亮剑,用自己满满的正能量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当下,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制,在这边天地之间我们有文章可做,大有文章做。我想高校教育工作者不应该是到黄昏才要起飞的密纳发的猫头鹰,更应是一唱天下白的高卢雄鸡。我们应该以等不得、让不得、拖不得、推不得的心态认真守好我们的责任田,做新时期的传道者、明道者、布道者和护道者。